一位坐在床邊的老人,聾啞,智障,令她的世界灰暗而單調,日復一日,仿佛看不到盡頭,只有無盡的黑暗籠罩著。

那一天,一位帶著溫暖微笑的女孩,來到了她的身邊,將一束鮮紅的康乃馨,放到她的身邊。鮮紅的花朵,嬌艷欲滴,伴著少女的微笑,如一股暖流,注進那久違的黑暗世界里。

這個女孩叫郭盼盼,90后,自幼愿和老年人在一起。

牛城晚報記者 甄玥琨 通訊員 路潔菲 文/圖

在敬老院長大的女孩

郭盼盼的爺爺曾是敬老院的院長,她從小跟著爺爺長大,童年時光大多在敬老院度過。

七八歲時的她,和老年人一起聊天,和他們逗趣,陪伴玩耍,是老人眼中的貼心小棉襖。那時候起,對老年人的關愛,已在她心里烙上了印記。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仍堅持前往敬老院。不僅僅是聊天,還為老人捶背,打掃衛生,清洗衣物,將他們當做自己老人一樣。她也越來越成為老年人眼里,共同的孫女。

盼盼的爺爺是一名老紅軍,16歲當兵,參與過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等。爺爺在敬老院當院長,不僅對老年人細心照顧,還收養了一個流落到此地的孤兒,對孤兒如自家人一般照顧。這些對盼盼的觸動很大,讓她從小懂得要多關愛他人。

前幾年,爺爺去世了,對盼盼的打擊非常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珍惜老人們健在的時光,我要更關愛他們。”盼盼說。

鮮花為老人帶來微笑

郭盼盼目前在某企業做設計,因從小喜歡花,業余時間便開了一家網上花店,取名為“盼盼派”。但比起賣花,她更愛送花。她期望有一天能送花給老年人。今年四月,她實現了這個愿望,來到了爺爺曾工作過的沙河敬老院。

這里的老人大多在60歲以上,生活單調,尤其腿腳不好的老人,只能在附近走走,活動范圍很小。這些送給老人的花,盼盼經過了精挑細選,以“康乃馨”和“勿忘我”為主,且是經過加工后的干花,不會枯萎。盼盼擔心鮮花枯萎時,會讓老人聯想到自己。

一位老爺爺看見盼盼帶來的花,擺擺手說:“這都是年輕人的事,和我們沒有關系。”但當盼盼將花放到他懷里,老人留下了淚水。而一些老奶奶,一輩子沒收到過花,拿到花后,像年輕的小姑娘般感動。

一位耳聾、智障的老奶奶,始終坐在床上背對著別人。工作人員說,這位老人精神受過刺激,別人很難融入她的生活。盼盼仍將一束鮮紅的康乃馨送到她的床邊,這位老奶奶看見花后,竟淡淡地對她露出了微笑,令在場的工作人員很是震動。

“女人愛花,是天性,不分年齡,即便她的世界什么都不知道。”盼盼說。

不僅送花,她和朋友們還陪伴老人說話,像親孫女般為他們打掃衛生、拍照。過了一周,盼盼帶著洗出來的照片再次回到敬老院。她發現那些花還插在花瓶里,被很多老人細心保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