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身邊人被狗或貓咬傷或抓傷的情況,這種情況下我們首先擔心是不是會被傳染狂犬病,小編邀請專家和大家一起聊一聊:什么是狂犬病以及被狗咬傷,該怎么辦?

狗咬傷如何走法律程序_狗咬傷處置_狗被咬傷了怎么辦?應該怎樣處理?

狂犬病死亡率幾達100%,所有哺乳動物均可感染狂犬病病毒。狂犬病病毒感染家畜和野生動物,然后通過咬傷和抓傷,傷口或黏膜經過與受到感染的唾液或組織密切接觸傳播至人,其中犬科(狗、狼等)、貓科(貓等)、翼手目(蝙蝠等)易于感染,我國90%以上的人狂犬病由狗引起。

什么情況下我們會被傳染狂犬病?

被狗咬傷、抓傷是最常見的途徑。要注意,發病的狗舔舐口腔、會陰、肛門等粘膜,或者尚未愈合的傷口,都可以傳播病毒。

狂犬病會有哪些特異性表現?

咬傷1到3個月之后,已經愈合的傷口出現痛、麻、癢及蟻爬感等異常感覺,病人可能很快會出現典型的狂犬病表現:表現為高度興奮、恐水、怕風、怕光、怕聲、流涎、陣發性咽肌、呼吸肌痙攣等,可能會咬人、抓人,具有攻擊行為,進而全身弛緩性癱瘓,最后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狂犬病從發病到死亡整個病程一般不超過10日。

如果被狗咬傷、抓傷,我們該怎么做?

狂犬病為致死性疾病,一旦發病幾乎無有效救治辦法,而被狗咬傷后盡快接受規范的傷口處置和疫苗接種,可幾達100%不發病的效果,所以預防治療是關鍵。因此被咬傷后,首先我們要去正規醫療機構進行傷口的消毒和外科處理,同時需要接種狂犬病疫苗(暴露后疫苗接種無禁忌),必要時還要盡早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制劑,以上處置均應由專業人士進行,最好去專業的犬傷門診,規范的犬傷門診可以完成傷口處理到疫苗接種的全部處置流程。

那么被咬傷后一定要進行暴露后預防嗎?

我國尚有十日觀察法用于確定終止已啟動的狂犬病暴露后疫苗接種治療程序,消除部分恐狂癥患者的疑慮,具體操作如下:

1.在不能找到傷人動物進行實驗室檢測或觀察的情況下,應完成整個暴露后治療程序。

2.下列情況下,在保證正確傷口處理的前提下,可終止或推遲暴露后治療

1)在10日觀察期內能夠確認傷人動物(主要是可限制其活動的家養犬、貓和雪貂)曾連續2次接受過有效的狂犬病疫苗免疫,且仍健康存活時;

2)在可以對傷人動物實施安樂死的情況下,如通過實驗室檢測確認排除狂犬病時。

3.在過去3個月內,接受過暴露前預防免疫或暴露后治療時可以不啟動。

最后小編建議:我們日常應依法依規文明養狗,不棄養,減少流浪狗的數量,為愛犬辦理“犬證”并注射疫苗,阻斷狂犬病傳播;在狗或野生動物狂犬病存在地方性流行的地區,當疑似暴露后立即進行暴露后預防處置。

文稿:感染性疾病科 王彥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