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以胖為美,有些花友的多肉長得胖胖的,生長速度也很快,即便不出彩也能讓人一眼就愛上。而有的花友的多肉葉子始終是軟趴趴,看上去無精打采,生長速度也很慢。多肉不管缺水還是不缺水,葉子始終軟軟的沒精神,大多是根系出了問題。春天是給多肉換盆的最好時間,想讓“軟肉”變成“肥肉”,就別錯過換盆。那么怎樣給葉子發(fā)軟的多肉換盆?有以下幾個步驟。

脫盆修根

氣溫介于15~28度之間時,選擇天氣晴好的時候給多肉脫盆,抖掉原土然后修根。凡是腐爛的、過長的根系都修一圈,留下三分之長度的健康根系即可。修根可以刺激新根生長,服盆快。如果不修剪掉已經(jīng)老化和腐爛的根系,多肉對水分養(yǎng)分的吸收能力差多肉葉片軟軟的是什么原因,重新栽種還是原來的狀態(tài),難以變胖和快速生長。所以給多肉修根要舍得下手,這是“套狼”的第一步!

晾根

多肉修剪完根部以后不要馬上栽種,傷口沒有愈合,悶在土里容易被細菌感染導致腐爛。所以要先將其放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進行晾根,等根部微微發(fā)干,傷口處自然愈合以后,就可以栽種了。也有花友會用多菌靈溶液浸泡一下再晾根,也是不錯的選擇,效果會更好。但是晾根要注意,別晾的太干,那樣就把留下的健康根系晾干了,等于多肉沒有了健康根系,一切都要重新開始多肉葉片軟軟的是什么原因,花肥的時間和承擔的風險都會增加。

栽種

晾好根部的多肉用潮土上盆,上好以后放到陰涼通風處養(yǎng)護,不要急著澆水。什么是潮土?就是摸上去是濕潤的,但是捏起來不成塊,容易散開。潮土上盆的好處有兩點,一點是維持健康根系的生長,不至于干旱而死,同時誘導新根萌發(fā)生長。另外一點是潮土中氧氣含量要高于濕土,有利于根部呼吸多肉葉片軟軟的是什么原因,同時細菌不容易滋生,即便根部傷口沒有完全愈合,也不容易腐爛。有些花友把握不好潮土的濕度,要么太濕要么太干。可以先將土壤澆透,然后放到通風好的地方晾一兩天再用。

后期養(yǎng)護

潮土上盆的多肉在陰涼通風處養(yǎng)護五天到一個星期,等土壤變干時澆一次透水,可以逐漸移到散光處養(yǎng)護。等多肉葉子逐漸變硬,有生長跡象時,就可以適當見一下直射光了。注意,這期間一定要控制澆水,盆土不干不澆,防止留下的健康根系和新生根又因為澆水過多而老化或者腐爛。

多肉葉子發(fā)軟長得慢,主要原因是澆水多或者通風不好根系漚傷了,所以想解決問題就要從源頭出發(fā),修根重新栽種。只要重新栽種后養(yǎng)護得當,新根長出來后,不怕多肉不長肉,也不怕多肉不長個!覺得有用點個贊,關注我了解更多養(yǎng)花知識。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fā)布,來信即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