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13價肺炎疫苗已開啟接種:多少錢?怎么打?家有6歲以下的寶寶速看!
疫苗話題一直都是父母關心的,最近疫苗界又有一件轟動的大新聞,爸爸媽媽趕緊看這邊!
5月20日,我國首個自主研發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沃安欣首批接種發布會在云南昆明舉行,標志著該疫苗正式開啟首批接種。
是的!盼星星盼月亮,沃森生物作為我國首家、全球第二家13價肺炎結合疫苗獲得許可上市啦!
此次國產13價肺炎疫苗面世,很大程度緩解肺炎疫苗常斷貨、接種時間限制嚴格等問題,也打破了美國輝瑞公司的13價肺炎球菌結合疫苗(沛兒13價)此前一直壟斷市場的局面。
據悉在今年4月底,江西南昌、吉林長春等省市已經有寶寶實現了首針國產13價肺炎開打。
肺炎疫苗對寶寶的重要性,家長都知道,雖然進口的13價肺炎疫苗很優秀,但接種的“門檻”實在太高。
● 第一:明確的時間限制。
進口13價肺炎疫苗首次接種在2月齡,并要在6月齡之前接種完前3劑次。
這難點就在于:寶寶難免會因為生病耽誤接種,加上也有其他疫苗需要接種,整個流程是非常急促的。對于家長來說那短短半年的時間,完全就是不斷追進度的節奏。
再萬一疫苗缺貨……所以能在規定時間內接種完畢,還得有一定運氣加持才行。
國產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沃安欣
● 第二:價錢貴。
作為兒童自費疫苗中收費最貴的進口13價,以廣州地區為例,在社區接種要收取723元/針貓咪打疫苗一共幾針?多少錢?,合共4針2892元的價錢,且還沒有補貼。
對于很多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筆不小的花銷,自然也相對阻礙了寶寶接種的機會。
而國產13價肺炎疫苗的上線,意味著以上痛點有所緩解。局長這就來詳細說~
國產13價肺炎疫苗沃安欣,已在個別省份4月底率先開打
01關于時間限制
國產13價肺炎疫苗(沃安欣)適用于6周-5歲兒童,免疫程序為“3+1”模式,即3 針基礎免疫和 1 針加強免疫。
具體月齡/年齡接種程序,局長給大家整理好了貓咪打疫苗一共幾針?多少錢?,趕緊收藏這份表格!
下面局長詳細為大家解釋:
● 6周~6月齡嬰兒:共接種 4 劑
首劑在 2 月齡(最小滿 6 周齡)接種:基礎免疫接種 3 劑,每劑次接種間隔 2 個月;在 12~15 月齡時加強接種第 4 劑。
首劑在 3 月齡接種:基礎免疫接種 3 劑,每劑次接種間隔 1 個月;在 12~15 月齡時加強接種第 4 劑。
● 7~11月齡嬰兒:共接種 3 劑
基礎免疫接種 2 劑,接種間隔至少 2 個月;在 12 月齡后加強接種 1 劑(第 3 劑),與第 2 劑接種至少間隔 2 個月。
● 12~23月齡幼兒:共接種 2 劑
接種 2 劑,接種間隔至少 2 個月。
● 2~5歲兒童:共接種 1 劑
接種 1 劑。
就免疫程序來說,國產13價肺炎對比進口的優勢明顯突出,即使過了1歲,依然有措施“補救”貓咪打疫苗一共幾針?多少錢?,比進口13價嚴密控制接種時間,感覺要輕松了不少~
02關于疫苗價格
目前國產13價肺炎疫苗接種價為625元/針(個別地區可能有上下浮動),整體來說比進口13價便宜100元左右,4劑次下能來省出好幾百塊,給孩子多考慮其他二類疫苗也是不錯的選擇呀!
而且沃森生物表示,2020年上半年有能力向市場供應近100萬支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相信肺炎疫苗缺貨老大難的問題,會逐步稀釋緩解。
03關于制作工藝
此次上市的國產13價肺炎疫苗完全是走新路,與國外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是完全不同的工藝和技術,真正成為我國第一個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13價肺炎球菌多糖結合疫苗。
作為特殊的生物制品,疫苗試驗和審批均有非常嚴格的流程。
生產沛兒13的美國輝瑞公司在中國的3期臨床試驗中,疫苗試驗選擇的人群是7月齡以下,而沃安欣則把疫苗在3期臨床中選擇的人群覆蓋到了6周歲以下。
國產13價無論是工藝制作、臨床試驗都不比進口13價遜色。
不過局長在這里提醒:雖然國產13價在孩子6歲前都能接種,但這不意味著能推遲且故意減少接種劑次。
年齡越小的寶寶越容易受到肺炎侵害,副作用越大。所以越早給寶寶把肺炎疫苗打上、打全,才是守護寶寶健康的硬道理!
除此之外,2020年疫苗界還有2個新變動,爸爸媽媽們要一并知悉哦:
脊灰疫苗啟動“2+2”形式
新版接種方案指導脊灰疫苗采用“2+2免疫程序”。
也就是“2劑三價脊灰滅活疫苗(IPV)+2劑二價口服脊灰減毒活疫苗(bOPV)”替代“1劑IPV+3劑bOPV”。
圖源國家衛健委公告
簡單來說,就是從原來的“一針三口服”調整為“兩針兩口服”。
免疫程序調整后,2019年10月1日后出生的兒童,未完成第2劑脊灰疫苗接種的,在接種第2劑次脊灰疫苗時,按照調整后的免疫程序接種脊灰滅活疫苗。
麻腮風疫苗代替麻風疫苗
說到這兩種“雙麻”疫苗,很多家長真會傻傻分不清,這兩個“麻”分別代表什么,尤其是哪個月齡該接哪個“麻”?真是考驗家長的記憶力。
在以往的“雙麻”疫苗中,接種程序是這樣的:
寶寶8月齡打的是麻風疫苗(MR),18月齡打的是麻腮風疫苗(MMR)。
但是從今年6月起,麻腮風疫苗(MMR)代替麻風疫苗(MR),在寶寶8月齡的時候就可以接種了,即前后2針都是接種麻腮風。
也就是說,麻腮風有徹底代替麻風的節奏了?麻腮風的“MMR”比麻風“MR”多出來的一個“M”是什么?這樣替代有什么意義呢?
其實從前兩年開始,由于疫苗生產企業產能不足等原因,全國都出現麻風疫苗供應不足的情況,那麻腮風代替麻風行不行?
首先,麻風疫苗全稱為“麻疹-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可預防麻疹、風疹。
而麻腮風疫苗全稱為“麻疹-腮腺炎-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可預防麻疹、風疹和流行性腮腺炎。
發現了嗎?兩者之間多了的“M”其實代表的是“腮腺炎”疫苗。所以在代替的角度來說,麻腮風疫苗是完全可以勝任麻風疫苗的功效,并且還多一項預防腮腺炎的作用。
這次接種調整對寶寶來說是一件好事情,與世界衛生組織的建議也保持一致。
對于已經接種了1劑次麻風疫苗、1劑次麻腮風疫苗的兒童,可以在4-6歲額外接種1劑次腮腺炎疫苗,以加強免疫保護。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