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和你家貓咪無障礙交流,首先你要懂得起貓言貓語
本篇圖文內容系作者原創首發,抄襲必究。轉發請聯系作者。
各位貓奴,或者說鏟屎官,一定跟你家主子說過話吧貓一直叫個不停是怎么回事,或者說主子沖你一通“喵喵喵”你能聽得懂、明白它說的是幾個意思嗎?
跟人類主要依靠語言來進行交流不同,有研究表明,貓與貓之間的日常交流并不需要語言(或者說是發聲)——當然,春天到來時所唱的“情歌”除外,還有怒斥敵人時也除外,貓咪“喵——喵——”的叫聲完全是專門為了跟人類溝通而產生的。那么問題來了,有幾個人知道你家貓平時都跟你說了些啥?
別家的貓如何我不清楚,但我家可可這喵喵聲代表什么意思,我還是知道的。
可可的絕美側顏
可可曾是一只被人遺棄的流浪小奶貓,被女兒撿回來成為我家“大少爺”已經七年了。剛到家時,大概連病帶嚇,聲音完全嘶啞,像砂紙摩擦般難聽。后來病好了,也不是正常小貓奶聲奶氣的 “喵喵”叫,而是介乎“啊”和“哇”之間的一種怪聲,很是粗豪,我一度以為可可很可能在外面流浪時喊壞了嗓子。
沒曾想可可長到一歲絕育后,聲音突然就變了,再沒有聽到過它大聲武氣地怪叫,從此變成 了很輕柔低婉的、標準的“喵喵”的貓叫聲。這么明顯的變化,不得不讓我聯想到宮廷劇里的公公們,腦補了一個可可端坐在我家沙發上,翹起蘭花指的模樣……
可可從此就溫柔了。
也有可能真應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的老話,我們一家人都性格內向,先生更是沉默寡言,來家七年,可可也不是只多話的貓。
貓狠話不多
可可非說不可的話,必然是這幾種情況:
一、餓了,飯碗空了。
可可的習慣是碗里有糧,心里不慌。它的飯碗里一定要隨時保證有貓糧才行,一旦碗里空了,可可就會要么是坐在它的飯碗旁叫,要么是急急地跑過來邊把我往它飯碗那引,邊沖我叫,意思很明顯:“碗都空了,要餓死貓了。快點兒添上、添上!”
可可的習慣是白天時不時地去碗里叼幾顆,但并不多吃,所以白天不用給它放太多貓糧;晚上才是可可主要進食的時間,但也不是一次吃完,也會分成幾次,大概吃到天亮就吃完了。所以晚上一定要給它準備足夠的貓糧,不然天不見亮,可可就會老實不客氣地爬上我床頭貓一直叫個不停是怎么回事,喊我起來給它開飯!想想要是大冬天的凌晨被強行叫醒,還要起身倒貓糧,那滋味簡直……最大的問題是,那時辰起床吧,太早;再睡吧,已經被吵醒,也就睡不著了,即便能睡著,也可能剛剛醞釀出睡意又該起床了。
久而久之,可可大約也是良心發現,心疼我睡眠不好萬一生個病什么的可能影響它的吃飯大計,也稍稍變通了一下:天沒亮如果飯碗空了,還是會來叫我,略叫幾聲,如果我沒醒,或者實在不想起床,它也就不再叫了,就在床上找個舒適的地兒躺下,也睡下了。一旦我起床,那第一件事必須是先給它續上貓糧,不然可可會不依不饒地一直叫——不貓一直叫個不停是怎么回事,簡直就是控訴、聲討,讓我覺得如果我不立即放下所有的事情,先滿足它的要求的話,就是虐待小動物、就是喪心病狂!想想也是,人家可可已經很體貼地沒讓我半夜起來倒貓糧了,我都已經起床了,豈有先干別的事之理?可不能再耽擱。
可可可是學習過《孫子兵法》的貓
二、拉了、撒了。
可可是不用貓砂的。從來家的第一天起,可可就沒用過貓砂,自己在衛生間馬桶邊的地漏處撒尿拉屎。每次拉完或撒完出了衛生間,可可就會過來讓我們去給它打掃清理。這時的叫聲跟要求開飯那種理直氣壯的聲音略有不同,而是略帶點不好意思,或者有些許“麻煩你了”,或者“有勞了”這樣的意味,仔細分辨是完全可以區別出來的,現在連經常被我嘲笑神經末梢不發達的先生也可以準確地區分可可的叫聲是要開飯還是要清理衛生間了。
三、不許關門。
可可有個最大的毛病,就是不許關門!也不知道它什么時候養成的這個毛病,總之我們家的各個房間,哪怕是廚房衛生間都再也沒有關過。
一旦發現有門被關上了,可可必然會很著急地在門口走來走去,大聲叫著,讓我們給它打開,如果我們一時沒注意到,它會心急火燎地跑過來大喊,仿佛發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似的。然后引著我們到關閉的門邊,仰著頭圍著我們的腳邊轉來轉去,急得很,必須要看著我們把門打開,它趕緊進去巡視一圈,確認無誤,才放下心來。
狗子憨憨到家后,每次遛彎回來,會把它帶到廚房連著的小陽臺上洗腳。為了防止憨憨還沒洗干凈就跑進客廳,會順手關上廚房門。這讓可可十分不滿,每次我們帶著憨憨進去一關上門,可可就急忙跑到門邊大聲抗議,有時還會用爪子撓門。可可憤怒的叫聲里,分明就是懷疑我們跟憨憨偷偷躲在廚房里背著它偷吃了什么好吃的!
不止廚房,即便是我們上衛生間也不能關門,不然可可必定會在門口高聲要求我們打開,要 不就要親自動手拍門了。總之,在這個家里,絕對不能有可可無法到達或無法掌控的地盤,必須是對它全面開放,哪怕關閉一會會兒都不行。
有時也委屈巴巴的
四 、心情好時的閑聊
可可也會跟我聊天的。而且有來有往有問有答。這個難度相較于前面兩種情況要高一些,但我倆也時不時會嘮一嘮嗑。
一般這種情況可可比較放松,或者說午睡初醒還有些慵懶,我會跟她打個招呼:
“可兒,睡醒了?”
可可會微瞇著雙眼,揣著兩只小手手,低低地、柔柔地拉長聲音:“嗯——”
“做夢沒有啊?”
可可還是輕柔地:“嗯——“回答我。
于是我也“嗯——”著繼續跟它聊,可可也“嗯——”著回應。
就這樣,一人一貓也可以不停地聊下去,哪怕我們或許都不知道對方每一句具體說了啥,雖然只是簡單地 “嗯”、“啊”地交流,這無疑是一天中我們都覺得最愜意的時光。
可可的眼神里有萬語千言
可可真不是一只話多的貓。當然也有一些特殊的情況,可可也是可以滔滔不絕,口若懸河的。一次是我們回重慶過春節,第一次把可可留在家里幾天。雖然準備了充足的食物和水,每天也托人幫它打掃衛生間,但我們回來一打開門,可可就從隱蔽處沖出來,對著我大聲嚷嚷,語氣中充滿了埋怨和責備,即便我放下行李就抱起它來,溫言軟語地賠著小心,但很顯然可可并不準備就此放過我,一扭身體掙脫下地,然后又跳上冰箱——主要是這樣它就比我高了,需仰視才見,繼續鏗鏘有力地罵了我半天才算解了氣,接受我遞上的貓條,嘴不空就罵不成了。還有一次是家里進了小偷,也是可可持續不斷地大聲示警,才驚醒了我們,驚走了小偷,避免了一場財物損失。
跟可可七年相處,天天跟可可說話交流,可可完全能感知我的喜怒哀樂,無論可可是哪種叫聲,我也能準確地理解它的意思——并不是我能聽懂貓語,如果非要說懂,也只能說我懂得可可,了解它的脾性,懂得它的意思吧。跟貓相處久了,彼此建立起默契,一定可以“聽懂”彼此的語言明白彼此的意思,實現無障礙交流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你家的貓跟你有默契么?你們之間是如何交流的?我是大貓可可,七年貓奴,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請記得關注、點贊哦!
免責聲明:本文系轉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旨在傳遞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觀點和立場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需轉載,請聯系原作者。如果來源標注有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或者其他問題不想在本站發布,來信即刪。
聲明:本站所有文章資源內容,如無特殊說明或標注,均為采集網絡資源。如若本站內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權益,可聯系本站刪除。